原创:曹 辉
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
阅读更多军旅美
战友支宪民,我称他为:支佬佬。
一些战友依着微信的称呼,亲切地唤支宪民作:大支。
我坚持我的称呼。原因是,佬佬一词,得于溆浦军营,曹佬佬,陈佬佬,江佬佬…。当然,那时我们还有别的称呼,曹反,支反,陈反…是以反动,反叛,反革命而称。
比较起来,还是佬佬更亲切。
看着支佬佬这憨厚的笑,我脑海总是会浮现出溆浦场站那个十八岁的小哥。支比我大,一九五四年生,名字里有个"宪"。那时,穿着新军装的佬佬,清纯,明朗,激情,一腔热血,满身是劲。
(左起 :江陵泉,支宪民,陈东,曹辉)
在新兵连,我和支佬佬都在一排二班。这个班有三个广州兵,好朋友王小园,很可惜,被退回广州,二班的广州兵就是我和支了。
我们一排住的房子与连部在一起,略与其他各排分离,靠在公路边。大房间,靠着墙的大通铺,稻草铺底,也还暖和。记得我左边是班长,右边是支,床头没有太多悄悄话,训练回来,累了,倒头就睡。有紧急集合时,哨音急促,穿衣,打背包,急速跑出门外,支和我的速度相当,比其他兵要快,我想,这都得益于当学生时的军训吧。
天黑着,队伍出发了…
某一天清晨,下雪了。好家伙,广州兵见过几次雪? 我的日记是这样写的:
1973.1.6 星期六 晴
“ 曹辉,快起来!下雪了 “ 支宪民在屋外喊叫。
我刷地爬起来,披上棉袄,睁着两只矇眬的眼睛朝窗外望去,地上,树上,远处的房顶上,一堆堆都是白色的……“
支宪民先我看到美景,他比我起得早。
战友王宪法,毛笔字钢笔字,诗,都写得漂亮,是我们广州兵的骄傲。
(王宪法迎春挥毫,为战友们写春联)
支宪民和我,还有陈熙明,尾随其后,也到县新华书店买了欧阳询的《九成宫字帖》(这是"四旧“呀,不知为啥那时还有卖的),在王宪法兄的带动和指点下,练起字来。一笔一划,真是沉得住气,耐得住性子。法兄用尽了气象台的报纸,支也不示弱,在卫生队的报纸上写满满的"九成宫"。
(溆浦当兵练字的痕迹)
独我有别,借电影组的光,有废旧的标语红纸可用,字不写在报纸上,不喜欢那斑斑点点麻子似的。但至今仍悔没用我之近水楼台,给予他们练字一些援助。
支不独练字,兴趣广泛,静时有口琴手风琴奏响,动时有羽毛球排球争斗。一日,晚攴后黄昏时分,支拿了口琴来找我,想约了任志强三人来个小合奏,曲子是《我爱这蓝色的海洋》(四分三拍,吹口琴可打出明快的伴奏)。任在值班来不了。电影组一扇窗下,我和支宪民席地而坐,鼓腮吹奏,快三?慢三?反正是舞曲,快乐一时。我们打拍子不及任志强,可支宪民的手拍颤音却也是独一份。某日,不知他从哪儿弄来架手风琴,在宿舍里呼拉呼拉地爽着,却是有几个琴键,音不准,恼得支佬佬蹦出几个字:什么玩意?!他还是坚持把曲子拉完了。是《山楂树》?那好像也是四分三拍的。
(溆浦场站礼堂,舞台前的空地)
溆浦场站分内场外场。卫生队也分外场诊点内场本部。在内场卫生队,门前是块空地,可打羽毛球。而我们电影组旁的大礼堂,舞台前也有空地,也可打羽毛球(得缩退三几排长椅),两相比较,还是礼堂里好,没风。星期天,战友们来了,王伟,江陵泉,陈寅荣,屈卫民,李晓明,陈东…在礼堂拉了球网开战,单打,双打,很是热闹。羽毛球我不会,只做观者做后勤,去冰室买桶冰掍,(支佬佬回忆说:那冰棍是苦的)让光着膀子大汗淋淋的战友们消暑。王伟姿式最美,跳跃灵活,而说到扣杀,支佬佬够狠,一拍子下去,无几可救。此外,看支佬佬打球,步伐之稳健,大步跨前或碎步退后,探身接球或挥拍挡拦,真真是称得起身手矫健。
(溆浦场站机关食堂旧址)
部队机关食堂分干部灶,大灶。大灶为士兵灶。那一排房子依次为干部灶,大灶,通讯灶。夹在中间的是大灶。我自分到电影组,一日三歺就在大灶。而广州兵中,与我同甘苦,时间最长的,就是支宪民了。一手端两只厚边土瓷碗,一为菜一为饭,一手使筷子,蹲在屋檐下…。
支佬佬也有去外场门诊值班的日子,到连队或是机务大队(好像是月标准二十四元)就歺,就不必在这大灶苦着了。虽然苦,却很少听到支抱怨。
有一年过年,大灶发了面粉和饺子馅,我和支领了自己的那份,去卫生队,两人和面,各展身手,煮水下饺子,好一顿热乎乎的,他找来醋,大蒜,美滋滋的,吃!。还剩一些面,怎么办?搓面团,油炸,存入饼干盒中(他还有饼干盒!)馋了,拈两粒,嚼。
(卫生队旧址楼前,左起:曹辉,支宪民,江陵泉,张克奇)
在我们这批战友中,支佬佬有两样是没人比得了的,一是在卫生队,异性几乎天天见,二是当兵满了八年,复员后拿三级工工资。这些,在今天人的眼里,算不了什么,可在那年月,在那山沟里,你不羡慕?样板戏《智取威虎山》有句台词,是猎户老常说的:"八年啦,别提它啦!" 支佬佬真真是穿了八年两个口袋军装,不是老兵么?老老兵啦!原本,新兵没多久时,他有机会上大学,就算工农兵学员吧,读完书就可以当军医。但,既定的名额旁移了,人心不测世事难料啊。
还有一样,估计也是咱战友们没有的,那一年,他独自带着女儿去溆浦,让她看看老爸年轻时工作生活过的部队。那里不是旅游地,有什么看的?之所以这样做,是他独有的教育手段。或许有人想过如此这般,但支佬佬不仅想,而且做了。
支佬佬,人温和憨厚,处事不抢不争,说话不急不躁,与之交往稳妥可靠。只在人群里不显不露,普通一个。而在他独自担当时,却又是那样地让人放心。和支相处,你可以感到他的温暖。他的笑在嘴角挂着,有些情感也有些憨意,却不掺假,更没有一丝俗媚。
那时,我们年轻,伸出胳膊,都能亮出肉疙瘩来,崇尚着力与健。几个老反,凡见面,二话不说,先擂三拳,被击的示以二头肌,挨了拳后,反之击他。这算什么,见面礼?青春的活力?勇者的象征?这种擂三拳,一直延续到我们退伍回广州。只是,我们回来了,支宪民呢?他离了我们远在溆浦,谁擂他,他又击谁呢?
现在回想往事,我们是都老啰,支佬佬或是江反,陈东,还敢挨三拳?我是有点不堪一击呢。
退休了。退休的战友,忽然觉得,有了宽阔的舞台,生活变得丰富多彩。支佬佬退休生活我不甚了解,但有两件事,认识他的人是要翘了大姆指,赞不绝口的。其一,他参加了所在学院的合唱团(或许是组建者?)。部队玩的口琴手风琴己不够喉(粤语,意不过瘾),把一己融入集体,排练,演出,比赛,夺冠,那是多么壮美的阵容,又是何等的自豪与快乐。
那年,支佬佬组织战友们到华南农学院观赏春花,春情烂漫,美不胜收,战友们在花海中笑谈趣说,起舞亮歌。
活动快结束时,我有点得陇望蜀,忽发一想:有没有下一个节目,华工合唱团的获奖节目,在舞台上,支佬佬放声于其间…
其二,战友们每月一聚,过生日者宴请大家。美酒佳肴之后,战友们还会收到一份情谊满满,文采飞扬的精神享受。我们的支佬佬,以他饱满浓情的笔,为战友写上一篇文章,记述当今并挖掘记忆。如今,战友聚会,同学聚会,各种聚会多矣,有谁能壮此之举,有谁能获此享受?我们有!我们有支佬佬!
且从历篇文章中选几小节:
在文章里,他这样简明扼要地表述:
"……从外场走路去县城要先翻越两三个小山包,下一个大坡到内场司令部,然后穿过飞行员宿舍区,翻过三座大山趟过一条河(注:用三条圆木拼起来并连接约50米长的跳板桥),再经过飞行员家属区、路过县中学和罐头厂才走到县城。我们常要去的是,大桥头附近的百货楼、新华书店、大桥饭店、邮局、照相馆或电影院等,办完事赶紧原路赶回连队吃晚饭。"
在文章里,他这样清晰地认识到:
"……进入部队才领略到,只要服从,无需创新只要死干,因为从上到下都只有小学的文化水平,但凡有个开动脑筋的,也会被视为另类!
稚嫩的小老广,还真把这种氛围当作是经历革命的考验,当大家开始适应这种生活的时候,这段当兵的日子也就到头了,说是镀了四年的金,退伍回家时却只领回了一本《退伍证》,该干嘛还干嘛。“
有时,他笔锋一变,诙谐调侃地说着:
“本月的寿星潘景盛、屈卫民、张东育的吹葫芦功真是锦上添花,再添位寿星周玲更佳。火车不是推的,牛皮不是吹的!老军医、村长和大葫芦,一个比一个能吹!若论群中吹之能事者,他称老二,谁也别想第一。且听老潘掐指一算,三江之水源源不断进万家,这可是千真万确的。老村长那巨眼一瞪,地下三尺都有神灵,每顿三两不在话下,健力城夜夜笙歌庆生日,共和新村里称老大,一点都不假。葫芦兄更是官场、情场和酒场堪称大圣,三界九流皆驰骋,赶早贪黑明取香蕉,花言巧语有玄机,酒香难得葫芦量,宴盛还须葫芦吹,能人之所不能。“
他心念着老班长,不忘那战友情:
"老班长,是他教会我们晚上熄灯后不要说话(免得引来紧急结合打背包急行军十里路),是他教会我们训练回来手很冻时不要急着泡热水,容易长冻疮。那回有人嚷嚷着要开车,他让车开到飞机跑道上玩个过瘾。把车开到沟里时,挨批评的还是他。每到孤单寂寞时,是他那台熊猫牌小匣子发出靡靡之声带给了无限的娱乐。就是在那次列车上发生斗殴的紧急关头,还是他收藏了物证,免得大伙吃更多苦头。所以说,我们的老班长,在生活上象父母关怀备至,工作上象师傅言传身教,遇难时象哥们儿挺身而出……“
(左起:葛志彬,支宪民,陈东,李晓明,张东育,雷共伟)
他以军人坚定豪迈的步伐,行进在字里行间,铿锵有力,威风不减:
" 2959就是我们光荣的番号,她是生活的勇气,力量的源泉和凝聚战士情义的理由。曾经我们被视为没文化、不讲理和野蛮的象征,近来突然间又被戴上光荣的金色牌匾,不管人们怎么看,"溆浦佬"依旧生曰照过,战友情义的贺寿酒照干。有时候,人与人之间,会因为经历、背景、阅历,不同文化等而产生误解甚至冲突,心怀善意,努力化解,化解不了,想想当年溆浦军营共同的岁月,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?人与人之间的相处,永远是相互的,愿保重身体,友谊长存! 其实真正的光荣早己融入在血液里,在我们的情怀中,我们的每一回寿宴都是荣光的闪烁,不是吗?只要我们集结在哪里,哪里就会再现出军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哪里就是光荣的焦点!"
每月一聚,每聚一篇,篇篇精彩。战友们期待,战友们尽享。我把每篇文章存在了手机里。又想,支佬佬有没有其他著述?有结集出版的书么?我对战友的书很是在意,把它们放在我书柜触眼随取的地方,时不时翻看一过。
这些书都是从溆浦山沟沟里出来的战友的心血凝结所成,是青春岁月一直到老的友情记忆,弥久珍贵!佬佬,我期待着你的书!
末了,说件事,这事让我惊讶。那天,支佬佬对我说:你曹辉每次进县城,宁肯饿着也不吃饭,就是要赶回大灶吃。我有这事?还真就忘得干净,他这一说,勾起我许多回想。是啊,我为什么进县城不吃饭,而支佬佬为什么记得呢?
2020.11.6
转载请注明来自山东卡姆里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我的战友支宪民 》